1.单选题:在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过程中,经历了人工管理阶段、文件系统阶段和数据库系统阶段。在这几个阶段中数据独立性最高的是—— 阶段。
选项:
A、数据库系统
B、文件系统
C、人工管理
D、数据项管理
答案:【数据库系统】
2.单选题:数据库的概念模型独立于——
选项:
A、具体的机器和DBMS
B、E-R图
C、信息世界
D、现实世界
答案:【具体的机器和DBMS】
3.单选题:数据库的基本特点是——
选项:
A、(1)数据可以共享(或数据结构化) (2)数据独立性 (3)数据冗余大,易移植 (4)统一管理和控制
B、(1)数据可以共享(或数据结构化) (2)数据独立性 (3)数据冗余小,易扩充 (4)统一管理和控制
C、(1)数据可以共享(或数据结构化) (2)数据互换性 (3)数据冗余小,易扩充 (4)统一管理和控制
D、(1)数据非结构化 (2)数据独立性 (3)数据冗余小,易扩充 (4)统一管理和控制
答案:【(1)数据可以共享(或数据结构化) (2)数据独立性 (3)数据冗余小,易扩充 (4)统一管理和控制】
4.单选题:——是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结构的数据的集合。
选项:
A、数据库系统
B、数据库
C、数据库管理系统
D、数据结构
答案:【数据库】
5.单选题:数据库中存储的是——
选项:
A、数据
B、数据模型
C、数据以及数据之间的联系
D、信息
答案:【数据以及数据之间的联系】
6.单选题:数据库中,数据的物理独立性是指——
选项:
A、数据库与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相互独立
B、用户程序与DBMS的相互独立
C、用户的应用程序与存储在磁盘上数据库中的数据是相互独立的
D、应用程序与数据库中数据的逻辑结构相互独立
答案:【用户的应用程序与存储在磁盘上数据库中的数据是相互独立的】
7.单选题:数据库的特点之一是数据的共享,严格地讲,这里的数据共享是指——
选项:
A、同一个应用中的多个程序共享一个数据集合
B、多个用户、同一种语言共享数据
C、多个用户共享一个数据文件
D、多种应用、多种语言、多个用户相互覆盖地使用数据集合
答案:【多种应用、多种语言、多个用户相互覆盖地使用数据集合】
8.单选题:数据库系统的核心是——
选项:
A、数据库
B、数据库管理系统
C、数据模型
D、软件工具
答案:【数据库管理系统】
9.单选题:下述关于数据库系统的正确叙述是——
选项:
A、数据库系统减少了数据冗余
B、数据库系统避免了一切冗余
C、数据库系统中数据的一致性是指数据类型一致
D、数据库系统比文件系统能管理更多的数据
答案:【数据库系统减少了数据冗余】
10.单选题:将数据库的结构划分成多个层次,是为了提高数据库的——
选项:
A、数据独立性和管理规范性
B、逻辑独立性和物理独立性
C、数据独立性和数据共享
D、管理规范性和数据共享
答案:【逻辑独立性和物理独立性】
11.单选题:数据库(DB)、数据库系统(DBS)和数据库管理系统(DBMs)三者之间的关系是——
选项:
A、DBS包括DB和DBMS
B、DBMS包括DB和DBS
C、DB包括DBS和DBMS
D、DBS就是DB,也就是DBMS
答案:【DBS包括DB和DBMS】
12.单选题:在数据库中,产生数据不一致的根本原因是——
选项:
A、数据存储量太大
B、没有严格保护数据
C、未对数据进行完整性控制
D、数据冗余
答案:【数据冗余】
13.单选题:数据库管理系统(DBMS)是——
选项:
A、数学软件
B、应用软件
C、计算机辅助设计
D、系统软件
答案:【系统软件】
14.单选题:数据库管理系统(DBMS)的主要功能是——
选项:
A、修改数据库
B、定义数据库
C、应用数据库
D、保护数据库
答案:【定义数据库】
15.单选题:数据库系统的特点是 ——、数据独立、减少数据冗余、避免数据不一致和加强了数据保护。
选项:
A、数据共享
B、数据存储
C、数据应用
D、数据保密
答案:【数据共享】
16.单选题:数据库系统的最大特点是——
选项:
A、数据的三级抽象和二级独立性
B、数据共享性
C、数据的结构化
D、数据独立性
答案:【数据的三级抽象和二级独立性】
17.单选题:数据库管理系统能实现对数据库中数据的查询、插入、修改和删除等操作,这种功能称为——
选项:
A、数据定义功能
B、数据管理功能
C、数据操纵功能
D、数据控制功能
答案:【数据操纵功能】
18.单选题:数据库管理系统是——
选项:
A、操作系统的一部分
B、在操作系统支持下的系统软件
C、一种编译程序
D、一种操作系统
答案:【在操作系统支持下的系统软件】
19.单选题:数据库的三级模式结构中,描述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全局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是——
选项:
A、外模式
B、内模式
C、存储模式
D、模式
答案:【模式】
20.单选题:数据库系统的数据独立性是指——
选项:
A、不会因为数据的变化而影响应用程序
B、不会因为系统数据存储结构与数据逻辑结构的变化而影响应用程序
C、不会因为存储策略的变化而影响存储结构
D、不会因为某些存储结构的变化而影响其他的存储结构
答案:【不会因为系统数据存储结构与数据逻辑结构的变化而影响应用程序】
21.单选题:实体是信息世界中的术语,与之对应的数据库术语为——
选项:
A、文件
B、数据库
C、字段
D、记录
答案:【记录】
22.单选题:层次型、网状型和关系型数据库划分原则是——
选项:
A、记录长度
B、文件的大小
C、联系的复杂程度
D、数据之间的联系
答案:【数据之间的联系】
23.单选题:传统的数据模型分类,数据库系统可以分为三种类型——
选项:
A、大型、中型和小型
B、西文、中文和兼容
C、层次、网状和关系
D、数据、图形和多媒体
答案:【层次、网状和关系】
24.单选题:层次模型不能直接表示——
选项:
A、1:1关系
B、1:m关系
C、m:n关系
D、1:1和1:m关系
答案:【m:n关系】
25.单选题:数据库技术的奠基人之一E.F.Coda从1970年起发表过多篇论文,主要论述的是——
选项:
A、层次数据模型
B、网状数据模型
C、关系数据模型
D、面向对象数据模型
答案:【关系数据模型】
1.单选题:对于关系模型叙述错误的是——
选项:
A、建立在严格的数学理论、集合论和谓词演算公式基础之上
B、微机DBMS绝大部分采取关系数据模型
C、用二维表表示关系模型是其一大特点
D、不具有连接操作的DBMS也可以是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
答案:【不具有连接操作的DBMS也可以是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】
2.单选题:关系模式的任何属性——
选项:
A、不可再分
B、可再分
C、命名在该关系模式中可以不唯一
D、以上都不是
答案:【不可再分】
3.单选题:在通常情况下,下面的表达中不可以作为关系数据库的关系的是——
选项:
A、R1(学号,姓名,性别)
B、R2(学号,姓名,班级号)
C、R3(学号,姓名,宿舍号)
D、R4(学号,姓名,简历)
答案:【R4(学号,姓名,简历)】
4.单选题:关系数据库中的码是指——
选项:
A、能唯一关系的字段
B、不能改动的专用保留字
C、关键的很重要的字段
D、能唯一表示元组的属性或属性集合
答案:【能唯一表示元组的属性或属性集合】
5.单选题:根据关系模式的完整性规则,一个关系中的“主码”——
选项:
A、不能有两个
B、不能成为另外一个关系的外码
C、不允许为空
D、可以取值
答案:【不允许为空】
6.单选题:关系数据库中能唯一识别元组的那个属性称为——
选项:
A、唯一性的属性
B、不能改动的保留字段
C、关系元组的唯一性
D、关键字段
答案:【关键字段】
7.单选题:关系R(R#,RN,S#)和S(S#,SN,SD)中,R的主码是R#,S的主码是S#,则S#在R中称为——
选项:
A、外码
B、.候选码
C、主码
D、超码
答案:【外码】
8.单选题:关系模型中,一个码是——
选项:
A、可由多个任意属性组成
B、至多由一个属性组成
C、可由一个或多个其值能唯一标识该关系模式中任意元组的属性组成
D、以上都不是
答案:【可由一个或多个其值能唯一标识该关系模式中任意元组的属性组成】
9.单选题:一个关系数据库文件中的各条记录——
选项:
A、前后顺序不能任意颠倒,一定要按照输入的顺序排列
B、前后顺序可以任意颠倒,不影响库中的数据关系
C、前后顺序可以任意颠倒,但排列顺序不同,统计处理的结果可能不同
D、前后顺序不能任意颠倒,一定要按照码段的顺序排列
答案:【前后顺序可以任意颠倒,不影响库中的数据关系】
10.单选题: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应能实现的专门关系运算包括——
选项:
A、排序、索引、统计
B、选择、投影、连接
C、关联、更新、排序
D、显示、打印、制表
答案:【选择、投影、连接】
11.单选题:同一个关系模型的任意两个元组值——
选项:
A、不能全同
B、可全同
C、必须全同
D、以上都不是
答案:【不能全同】
12.单选题:自然连接是构成新关系的有效方法。一般情况下,当对关系R和S使用自然连接时,要求R和S含有一个或多个共有的——
选项:
A、元组
B、行
C、记录
D、属性
答案:【属性】
13.单选题:设关系R(A,B,C)和S(B,C,D),下列各关系代数表达式不成立的是——
选项:
A、
B、
C、
D、
答案:【】
14.单选题:有两个关系R和S,分别包含15个和10个元组,则在、
、
中不可能出现的元组数目情况是——
选项:
A、15,5,10
B、18,7,7
C、21,11,4
D、25,15,0
答案:【18,7,7】
15.单选题:取出关系中的某些列,并消去重复元组的关系代数运算称为——
选项:
A、取列运算
B、投影运算
C、连接运算
D、选择运算
答案:【投影运算】
16.单选题:设,且W,R,S的元组个数分别为p.m.n,那么三者之间满足——
选项:
A、p(m+n)
B、p=(m+n)
C、p(m*n)
D、p=(m*n)
答案:【p=(m*n)】
17.单选题:参加差运算的两个关系——
选项:
A、属性个数可以不同
B、属性个数必须相同
C、一个关系包含另一个关系的属性
D、属性名必须相同
答案:【属性个数必须相同】
18.单选题:两个关系在没有公共属性时,其自然连接操作表现为——
选项:
A、空操作(结果为空)
B、笛卡儿积操作
C、等值连接操作
D、无意义的操作
答案:【笛卡儿积操作】
19.单选题:设有属性A,B,C,D, 以下表示中不是关系的是——
选项:
A、R(A)
B、R(A,B,C,D)
C、R(A*B*C*D)
D、R(A,B)
答案:【R(A*B*C*D)】
20.单选题:关系运算中花费时间可能最长的运算是——
选项:
A、投影
B、选择
C、笛卡儿积
D、除
答案:【笛卡儿积】
1.单选题:单个用户使用的数据视图的描述称为——
选项:
A、外模式
B、概念模式
C、内模式
D、存储模式
答案:【外模式】
2.单选题:数据库系统是在——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。
选项:
A、文件系统
B、应用程序系统
C、数据库管理系统
D、编译系统
答案:【文件系统】
3.单选题:下列关于数据库系统特点的叙述中,正确的一项是——
选项:
A、各类用户程序均可随意地使用数据库中的各种数据
B、数据库系统中概念模式改变,则需将与其有关的子模式做相应改变,否则用户程序需改写
C、数据库系统的存储模式如有改变,概念模式无需改动
D、数据一致性是指数据库中数据类型的一致
答案:【数据库系统的存储模式如有改变,概念模式无需改动】
4.单选题:数据库设计属于——
选项:
A、程序设计范畴
B、管理科学范畴
C、系统工程范畴
D、软件工程范畴
答案:【软件工程范畴】
5.单选题:数据库的设计包括两个方面的设计内容,它们是——
选项:
A、概念设计和逻辑设计
B、模式设计和内模式设计
C、内模式设计和物理设计
D、结构特性设计和行为特性设计
答案:【概念设计和逻辑设计】
6.单选题:新奥尔良方法将数据库设计分为四个阶段,它们是——
选项:
A、系统规划阶段、分析设计阶段、实施阶段、运行维护阶段
B、需求分析阶段、设计阶段、实施阶段、运行阶段
C、系统规划阶段、概念设计阶段、详细设计阶段、实施阶段
D、需求分析阶段、概念设计阶段、逻辑设计阶段、物理设计阶段
答案:【需求分析阶段、概念设计阶段、逻辑设计阶段、物理设计阶段】
7.单选题:下列关于数据库设计的说法正确的是——
选项:
A、在数据库设计过程中,数据库的安全性、完整性、一性和可恢复性等的设计总是以牺牲效率为代价的。
B、数据库的实现只是对数据库结构装入实际的数据、建立实际的数据库的过程。
C、对数据库的概念、逻辑和物理结构的改变称为再构造。
D、数据库设计中考虑的故障恢复方案,一般都是基于数据库的逻辑模型提出的。
答案:【在数据库设计过程中,数据库的安全性、完整性、一性和可恢复性等的设计总是以牺牲效率为代价的。】
8.单选题:在数据库设计中,表示用户业务流程的常用方法是——
选项:
A、DFD
B、E-R图
C、程序流程图
D、数据结构图
答案:【DFD】
9.单选题:设计数据流程图(DFD)属于数据库设计的——
选项:
A、可行性分析阶段的任务
B、需求分析阶段的任务
C、概念设计阶段的任务
D、逻辑设计阶段的任务
答案:【需求分析阶段的任务】
10.单选题:数据字典可以——
选项:
A、用SQL语言查询
B、由任何用户使用
C、没有
D、由用户创建
答案:【用SQL语言查询】
11.单选题:在需求分析阶段,通过调查要从用户处获得对数据库的下列要求——
选项:
A、输入需求和输出需求
B、信息需求和处理需求
C、存储需求和结构需求
D、信息需求和结构需求
答案:【信息需求和处理需求】
12.单选题:在DB的需求分析和概念设计之间起桥梁作用的是——
选项:
A、DFD
B、E-R图
C、数据结构图
D、功能模块图
答案:【DFD】
13.单选题:概念模型的常用方法是——
选项:
A、建立数据模型方法
B、需求分析方法
C、二维表方法
D、实体-联系方法
答案:【实体-联系方法】
相关答案
热门答案